中国会计评论

文章

  • 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与薪酬业绩敏感性——基于新收入准则的准自然实验

    徐经长;张雪;吴武清;

    新收入准则的修订和实施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重要体现。本文以新收入准则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了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薪酬契约有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在实施新收入准则后薪酬业绩敏感性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新收入准则通过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以及盈余质量,进而提升了薪酬业绩敏感性。本文的实验结果在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较好的企业中更显著。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与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相关的文献,提供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升会计信息薪酬契约有用性的证据。

    2024年02期 v.22;No.76 207-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溢出效应——基于策略性业绩预告视角的研究

    罗劲博;宋欣悦;

    本文以2013—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注册制下上市公司对同行其他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采用注册制上市使同行其他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精度降低且业绩预告误差增大,说明注册制改革存在溢出效应。在控制了一系列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果保持稳健。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注册制改革通过提高同行其他公司的投资者关注度、降低行业壁垒以及增强同行其他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而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该溢出效应在融资约束强、客户集中度高、审计监督和分析师关注弱、行业竞争度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同行公司中更为突出。拓展性检验结果表明,注册制改革使同行其他上市公司发布更多的积极业绩预告,即表现出策略性业绩预告行为,使相关公司获得短期超额回报,但从长期看注册制改革下业绩预告质量降低会损害公司价值。

    2024年02期 v.22;No.76 239-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 IPO企业创新能否激发同行业的创新活力?

    李晓慧;刘波;

    企业创新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以2008—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IPO企业创新能否激发同行业的创新活力。研究发现,IPO企业创新对同行现有企业具有溢出效应且具有持续性,能够显著提高现有企业未来三期的研发投入。机制分析发现,IPO企业通过威胁现有企业在产品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削弱现有企业的研发团队稳定性、降低现有企业的市场关注度等路径,抢占创新的市场资源,从而对现有企业形成创新压力,促使现有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横截面研究发现,溢出效应在中小型、垄断势力较弱的现有企业中更加显著;当IPO企业以创新为主要特征或IPO企业创新具有较强的持续性、现有企业所在地区能提供较丰富的创新资源支持时,溢出效应更加显著。本文丰富了IPO以及企业创新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设立北交所服务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了经验参考。

    2024年02期 v.22;No.76 275-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 法治强化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来自巡回法庭设立的证据

    齐保垒;杜英;曹兆英;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对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而法治建设对收入分配具有重要影响,是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资源。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陆续设立巡回法庭这一准自然实验为研究场景,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法治强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巡回法庭设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巡回法庭设立主要通过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来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检验表明,巡回法庭设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作用在民营企业和规模较大企业中更为显著。拓展性检验表明,巡回法庭设立主要提升了员工收入份额,并缩小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本文从收入分配结构优化视角揭示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制度红利,也为如何凭借法治建设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启示。

    2024年02期 v.22;No.76 309-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 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双刃剑”效应及其协调机制——基于权益资本成本与信息披露的视角

    邓衢;岳虹;崔学刚;

    本文从信息披露的视角,利用2015—2020年上市公司参与PPP项目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参与PPP项目对其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参与PPP项目具有“双刃剑”效应:一方面,企业参与PPP项目致使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投资效率降低和生产效率降低,这三条路径都会导致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提高,且都表现出(部分)中介效应;另一方面,企业参与PPP项目致使政府补助增加、R&D研发投入增加、企业金融化水平降低,然而只有R&D研发投入增加这条路径会导致企业权益资本成本降低。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双刃剑”效应总体上导致权益资本成本的提高,即企业参与PPP项目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消极作用超过积极作用。这些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控制内生性条件下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参与PPP项目的企业通过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加强与投资者互动,可以有效协调和缓解PPP项目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消极影响。本文结论和证据对于探索新发展格局下PPP项目的契约机制,完善PPP模式下政企利益协调,厘清政企权责利边界,加强PPP项目监管,进而保障PPP模式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2024年02期 v.22;No.76 335-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会议综述

  • 《中国会计评论》征订

    <正>《中国会计评论》是一本与国际学术研究相接轨、积极关注中国会计与财务问题的大型会计理论学术期刊,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发起,多所综合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面向大学会计教育界和学术界发行。本刊力求为中国会计理论界提供一个学术交流聚焦点,为会计界学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发表平台。本刊的研究风格是:用国际规范的方法,研究中国的本土经济现象,为中国会计理论学科的发展走向世界铺路搭桥。我们希望并相信,在会计理论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会计评论》能够发表一系列开创性的、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培育出一大批具备敏锐眼光的杰出会计学者。

    2024年02期 v.22;No.76 396-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下载本期数据